接着5DIII发布了,像素没有质的提高,看来是要拼高感了。当时估计5DIII的高感表现怎么着也会比D800要强,于是相当郁闷。因为考虑到佳能的机器,只要是5D及以下,高感表现完全一样——800左右,这个数字已经维持了至少4年以上了!再加上人家告诉我,佳能低端机器没有色彩曲线,对焦如何烂,测光对焦如何不能联动之类的。未来要是想要双机双镜,佳能简直是……尽管镜头卡口规格有优势,可也经不起这么个糟蹋法。
可后来看的各种测评图片,喜剧效果就开始显现了。先是发现D800比D700的高感还要好,无论是同样的尺寸下面,还是同样的放大比例下面。然后又发现,D800和5DIII比,在ISO1600及以下全面优胜,3200及以上,只要D800有那一档,基本上和5DIII一样的表现。关键是,5DIII涂抹太他妈严重了。我记忆很深刻的是一张对比图,右上角有一个黑色的纸标牌,这个标牌其实不平整,有一些稍微亮一点的折痕。当时是四款机器对比:5DIII vs D800 vs 适马的某型号 vs 845D,其它三个都看到折痕,唯有5DIII是一抹黑。还有很多不那么明显的细节,也是被抹掉了。
再后来,dxomark出来了d800的测评,ISO居然2853!尼玛怪兽啊,怎么可能?这一项有史以来排第三(第一是怪兽级的D3s,第二是后继者D4,D4像素多出33%来,略降一点正常)。而且此机器居然Landscape得分排第一,动态范围高低意思就是亮部暗部的细节会非常好。更变态的是色彩位数,居然在135里面排第一,即使拿120一起比,也拍第三。可以说,这基本上是有史以来最强悍的135电子单反。
即便是这样,我还是以为5DIII出来之后高感会让人吓一跳:毕竟5DIII的像素密度比D800低很多,就算高感没有强太多,也至少要和D800一个等级吧?结果让人失望,居然只有2293。好吧,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数字,怎么也比5DII的1815好不少。可是……居然败给了像素密度比它还高将近一倍的D800,我这不知道到时候拿什么来宣传这个机器了。是说5DIII的比D800高感好呢,还是像素少呢?我仔细想了一下,比D800有利的地方恐怕只剩下:
- 不追焦的情况下连拍数稍高一些;
- 对焦点数稍微多一些;
- 设想能够连续拍摄超过30分钟(好吧,如果有这么高的要求,估计HDMI直出更有诱惑力吧?;
- 镜头潜力;
- 广告和营销;
- 也许会出现的价格优势,也许;
- 也许产能会好一些,也许。
这些优势几乎和技术无关,基本上未来4年佳能的套路只剩下:
加大广告和营销的投入;
加大产能,确保在尼康断货期间确保足够的供货;
降价;
出一个升级版;
出一些个变态镜头。
还有吗?没有了。现在要不是大面积断货,估计都要忍不住入手D800了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